绿色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湄洲新闻网> 湄洲新闻
(新春走基层)福建湄洲岛:昔日风吹沙子跑 如今吃上生态饭
2018-02-07 15:06:52  来源:文字来源于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春盛  

妈祖圣地——湄洲岛

福建莆田湄洲岛是妈祖祖地。这个被称作“东方麦加”的小岛,长期以来是“风吹沙子跑、厕所像碉堡”的落后面貌。近20年,湄洲人坚持种树绿岛固岸,生态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蓝天碧海金沙”让湄洲人真正吃上了生态饭。

风吹不起沙 植树造林成效显现

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沿海。这座面积14.35平方公里的小岛,环境承载力十分有限,受历史自然条件以及无序开发等影响,湄洲岛一度地表裸露严重。岛民肖龙华记忆中,小时候一到冬季,西北风卷起漫天黄沙,出趟门能吃一嘴沙。

湄洲要发展,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是基础。世纪之交开始,饱受风沙之苦的湄洲岛干部群众开始大力种树固沙。

“刚开始先是种最易成活的木麻黄,岛上的机关、学校和普通群众几千人上来种。一些种好的树又被风吹倒,人们来年就继续补种。”岛民黄亚棋对此印象深刻。

为了立体修复生态,湄洲岛还补植上千亩红树林固岸护堤;修复保护沙滩资源;推行退耕还林;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如今的湄洲岛,全岛防护林面积已达6186亩,林地绿化率达77.63%,人均园林绿地面积35.17平方米,是2002年的两倍。

随着防风林基干的成型,湄洲岛的造林方向已经由过去单一的防风固沙向兼具装饰美化发展。

妈祖祖庙

垃圾不落地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人居环境曾是湄洲岛的另一大短板。

湖石淉是湄洲岛唯一的一处淡水湖泊,也是岛上地势最低洼的地方。湄洲岛管委会市政园林处主任陈建国介绍,过去周边村庄的垃圾废水顺流而下汇聚在湖石淉,让这块湿地变成了“臭水坑”。

2017年,湄洲岛开始对湖石淉进行改造整治,投入一亿多元的一期工程,如今已经显现出园林风貌。预计2019年改造完成时,这里将变身为面积达1300多亩的生态休闲湿地。

湄洲岛湖石淉生态公园

湄洲岛湖石淉生态公园

为扭转“厕所像碉堡、垃圾到处扔”的局面,改变岛上居民落后的卫生习惯,湄洲岛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环卫工作。通过改垃圾池定点投放为垃圾收集车不定时上门收集,统一回收统一处理等方式,湄洲岛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此外,岛上推行“厕所革命”,建设全岛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家家户户建设冲水厕所;全岛建设公交系统,新能源公共交通全覆盖,湄洲岛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蓝天碧海金沙 湄洲人吃上生态饭

风沙变小了,沙滩留住了,湄洲岛的坚守终于换来了发展的春天。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蓬勃发展,加上岛上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湄洲岛的“沙滩柔软、海水干净、空气清新”的声名鹊起,一夜间变成香饽饽。

2014年,在外工作的高秋元回家探亲,发现家乡的变化,便辞职回乡开起了民宿。如今高秋元的民宿已经成为湄洲岛的网红店,旺季需要提前一个月才能订到房间。

“2014年岛上才38家民宿,如今100多家了。”高秋元说。

湄洲岛网红店——村上春宿

湄洲岛网红店——亲海湖

据统计,2016年湄洲岛实现旅游收入36亿元,游客接待量从2014年以来实现300万人次、400万人次、500万人次的三连跳,2018年预计可达620万人次。开民宿、做餐饮、卖特产,越来越多的湄洲人开始吃上了生态饭。(新华社记者邰晓安、陈旺)

湄洲岛红树林公园保护区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湄洲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湄洲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湄洲新闻
[更多]便民资讯
[更多]文明湄洲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湄洲岛党工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51154 联系电话:0594-5080866  E-mail:mzdxwzx@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湄洲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