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当前位置:首页 > 湄洲新闻网> 湄洲新闻
生态|湄洲岛湖石淉的蜕变:从臭气冲天到生机盎然
2018-04-27 10:39: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春盛  

蜕变的湖石淉

绿水盈盈,植物渐茂,木栈道穿梭其中,湖畔的风车转动,居民沿湖畔散步,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景象让湖石淉生机盎然。

“你可能根本想不到,原先的湖石淉是怎样脏乱差。”湄洲镇西亭村村民郭春发向东南网记者介绍,湖石淉在尚未治理之前,污水横流,湖面漂浮大量垃圾,臭气冲天,根本就没人愿意到这儿来。

“现在不一样了。在政府整治湖石淉之后,水质变得很干净,每天早晨和下午都有附近的居民到这里来散步。”郭春发说。

风车、水车、木栈道、湖水相映成趣

据了解,湖石淉是湄洲岛上唯一一处天然的淡水湖,面积约150亩,总库容量56万立方米,汇水面积4平方公里,周围有西亭、寨下等4个村庄。整治前,湖石淉持续位于低水位,湖库周边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弱,岛民生活污水又直接排入湖中,水质呈不断恶化态势。

为了更好地保护湄洲岛,进一步改善水质,湄洲岛实施了湖石淉整治工程。通过对污水的收集、水质净化、周边5条排洪渠整治、植物种养等方式,改善湖石淉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对湖石淉湿地水量形成支撑,改善湖体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湄洲镇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周秋风介绍,湖石淉分为上湖(原湖石淉)和下湖(新挖滞洪湖)。上湖以滨水休闲为主题,依托原湖石淉优越的生态基底,以生态保护为主,恢复植物生态多样性,利用西侧的戏台、绿岛中的六角亭以及融入民俗文化元素,构建生态、自然、趣味的滨水人文区。在基地北侧与马西渠交接处,构建滩涂地,完善生态缓冲系统,减少进入湖石淉的污染物,提高生态缓冲带的自净能力。在上湖与下湖之间,设置涵养净化水道、涵养净化水泡以及生态浮岛,利用原有水系合理疏通,并种植大量的水生植物有效降解污染物,形成水体净化系统。与此同时,通过湿地水生植被群落的的营造,完善生物栖息环境。

上下湖结合翻板闸、涵养净化水道、涵养净化水泡、新能源风车提水等使水体内循环,发挥水质涵养净化作用。水生植物净区带55370㎡,营造浅滩、生态岛16313.68㎡,上湖生态护岸长3.10 km,水道生态护岸长3.06 km,下湖生态护岸长4.45 km,生态缓冲带(生态绿化)42003.38㎡。

下湖(新挖滞洪湖)段以郊野游憩为主题,增加滞洪湖面积,达到调蓄雨水的作用,结合现有的防风林带与田野风光,构建自然、野趣、生态的湿地体验区;补植乡土树种,营造生态水质净化涵养林;局部挖方构建雨水花园、生态岛链、沼泽滩地等,塑造生态多元空间,营造可持续的湿地水生态环境。

游客来此游览

经过综合整治,湖石淉及周边水渠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IV类,且防洪排涝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湖石淉整治工程推进了湄洲岛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海岛整体面貌环境改善。目前,湖石淉已然成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来大量游客游览。

周秋风说,下一步,湄洲镇将聘请一支30人组成的保洁队伍,以人工清理为主、机械清理为辅的清理方法,着重推进沿路沿景区的河道保洁工作,重点清理河道积存垃圾、卫生死角,改善水资源环境。他同时也呼吁全岛岛民,一起加入到护河行动中来,让湖石淉变得更加美丽整洁。

郭春发对当前的整治情况感到非常高兴。他说:“之后,我希望湖石淉能够将一些基础配套设施跟上,安装路灯等,让居民晚上也能来这里散步。”(东南网记者 吴炳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湄洲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湄洲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湄洲新闻
[更多]便民资讯
[更多]文明湄洲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湄洲岛党工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51154 联系电话:0594-5080866  E-mail:mzdxwzx@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湄洲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