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当前位置: 湄洲新闻网 > 湄洲新闻 >
山海竞秀景千重——湄洲岛合力共建美丽乡村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魅力画卷
2018-08-07 16:28:07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春盛  

湄洲日报专版报道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

宫下码头俯瞰

魅力海岛 风光无限

连日来,市政协副主席、湄洲岛党工委书记黄华深入湄洲镇各乡村,实地督促指导共建美丽乡村各项工作,确保美丽乡村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

盛夏时节,走进湄洲岛宫下、港楼等村,海岛乡村气息浓郁,妈祖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整洁有序,绿化景点美观悦目,新建成的村民休闲广场与岛上的景点融在一起,成为游客和村民流连忘返的休闲好去处,过去的“脏乱小渔村”蝶变成新时代美丽新农村。

近年来,湄洲岛党工委、管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湄洲岛的殷切嘱托,凝心聚力,以乡村振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引领,共建美丽乡村,全岛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处处呈现出“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舒舒服服”的美丽景象。

湄洲岛“共建美丽乡村”的成功实践,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新画卷正在莆阳大地徐徐铺展……

全域视角 描绘宜居魅力画卷

如今,徜徉在湄洲岛朝宫街,路面洁净宽敞,花红叶绿惹人,两侧房子整齐有序,店面生意兴旺,描绘出一幅繁华美丽景象。

可几年前的朝宫街,并非像眼前这般生机盎然。朝宫街原为湄洲岛宫下村的一条小街,一座座民房如同火柴盒般挤在道路两旁,裸房居多,雨污乱排,街道杂乱。整个街道风貌与祖庙山景区格格不入,极大影响祖庙景区环境。

为此,湄洲岛借助“裸房整治”专项行动,在尊重原来风貌的基础上,融入妈祖文化元素、滨海风貌元素,通过立面改造、屋顶平改坡和街道景观改造,优化街道功能布局、统一店牌招牌样式、统一色彩格调、实施弱电下地、配套雨污管网,将朝宫街建设成具有湄洲岛独特人文气息的旅游商业街。

闽台风情旅游文化街

   朝宫街的蝶变正是湄洲岛全域视角统筹规划共建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从开展共建美丽乡村工作开始,湄洲岛就立足于发展全域旅游,围绕着建设“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的战略目标,形成打造“处处是景点”的美丽乡村工作规划。因此,湄洲岛共建美丽乡村不仅考虑环境卫生的整治,还注重全岛生活污水的综合治理,湖库连通生态水系的修复、村容村貌的整体改造,进行裸房整治、做好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等工作。

道路绿化

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两个前置性工程,做到位才可避免工作反复。湄洲岛在治理之初,就委托专业公司编制《莆田市湄洲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针对性科学性地开展实施“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三清建设工程,有效改善岛内垃圾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从源头上整治牛头尾、宫下沙、西亭村、下山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升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使群众切实得到实惠。

湖石淉风光旖旎

湄洲岛管委会主任、共建美丽乡村领导小组组长林韶雯介绍,湄洲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进行全岛统筹规划,投资近5.8亿元,实施湖石淉及周边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全岛最大淡水湖由“脏乱差”向高品质公园的华丽转变,构建了一个集防洪排涝、雨水收集、生态湿地、运动休闲、人文展示为一体的生态化公园,支撑起全岛最大的生态水系保护屏障。

村庄绿化景色新

有了好的理念,就有好的思路、好的出路。秉承着在全域视角、统筹规划的理念,落实过程中,湄洲岛创新“购买服务”和“三级联创”的工作模式。

村庄绿化景色新

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景区景点、主干道、主村道、集镇中心,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环境卫生的保洁;村庄里面、海边沙滩、湖库沟渠环境卫生由镇村保洁。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裸房整治、生态修复、绿化美化等其他工作上,采用了“三级联创”的办法,区成立了项目指挥部进行统筹、规划、编制,镇进行协调、组织,村具体实施,三级合力推进,使得湄洲岛共建美丽乡村在短短2年中取得显著成效,海岛上11个村庄纷纷旧颜换新貌。

组织保障 从“一时美”到“持久美”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但在湄洲岛的大街小巷,环卫工人们都仍值守在街道旁,看到垃圾及时清扫。沙滩上,不时可见清洁工人忙碌的身影。

共建美丽乡村始终离不开人的因素。为此,湄洲岛下大力气,着重组建配齐四支保障队伍: 266名环卫工的卫生保洁队伍、30名的海漂清理队伍、专业污水治理队伍及140名的园林管护队伍,全方位进行岛内环境保洁和整治。对于这些一线劳动者,湄洲岛极为注重对其人文关怀,逢年过节必定举办慰问活动;对生活贫困的保洁员,更结合扶贫政策,定期组织人员上门慰问,并送上慰问品及慰问金,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常态化保洁

同时,在各级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湄洲岛大力引进各种先进环卫设置,备足环卫设备,为环卫工人进行高效保洁提供充足的硬件保证。截至目前,湄洲岛共配备了水车、压缩车、转运车、扫地车、铲车等40多台,电动收集车61辆,配备240升垃圾分类桶1000多套,40升干湿分类桶3100套,极大减轻了保洁工人的工作强度。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通过长期的实践并吸取国内外先进环卫管理经验,湄洲岛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高效的管理制度:成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督查和考评机制,建立工作奖励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通报制度。通过层层考评督查,重奖严惩,在全岛各乡村内形成环境整治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各级考评工作尽管各不同,但抓这项工作的决心一致、态度一致,一以贯之。”湄洲岛管委会副主任、共建美丽乡村领导小组副组长沈国林介绍,在湄洲岛共建美丽乡村过程中,三级考评制度是雷打不动的重要工作,区镇联合对村开展严格考评,环卫处对环卫公司的考评直接挂钩承包金,镇级对村级卫生保洁员考评实行末位淘汰制。

北埭村共建美丽乡村文化墙

自湄洲岛美丽乡村共建工作开展以来,湄洲岛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全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专程下乡调研指导,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协调解决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分管领导深入各村了解整治进展情况,召开专题会、协调会研究全区环境整治工作,具体指导和部署全区整治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带头干,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的制度、强有力的执行形成了湄洲岛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型。

乡村振兴 “美丽经济”大放异彩

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使得湄洲岛的旅游生态正在发生质的改变,催生一波波“美丽经济”。

林细妹是莲池村的村民,她把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如今生意兴隆。她说,以前游客来湄洲岛只是朝拜妈祖,没有其他游玩项目,形不成旅游辐射效应,大多渔民生活贫困;现在岛上变美了,游客都愿意“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海边踏浪,路边散步,还可以到各村庄进行乡村休闲游,这边真正成为一个旅游度假景区,渔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环岛路夜景

湄洲岛利用湄洲岛文化底蕴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共建美丽乡村活动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重点打造“一村一品一景一街”,发挥宫下村,港楼村、后巷村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力提升村庄内部环境,优化旅游服务功能,把卫生环境、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形成了宫下朝宫街、后巷宝澜路、莲池滨海路、高朱梅花路等家庭民宿示范街,实现村美和民富的比翼双飞。

其中,莲池村滨海路的旅游风情商业街上,全街共有“湄洲人家”特色民宿68家,休闲吧10家,文化主题屋11家,文创商店12家,海上休闲垂钓平台1个,海鲜大排档21家。在这里先后举办过沙滩音乐节、风筝节、美食节等活动,有效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湄洲岛亲海湖民宿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良好的旅游口碑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湄洲岛。据统计,仅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湄洲岛各景点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9.2万人次,同比增长73.76%;全岛实现旅游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8.7%。

“美丽乡村,共建共享”,在建设美丽家园中,湄洲岛始终坚持群众视角,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管委会制定出台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群众利用民房从事旅游经营,既解决了就业和增收问题,又让他们更加讲究环境卫生和文化修养,成为扮靓乡村的有力推手和示范种子。同时,培育文化细胞,鼓励支持每个村建立文艺队伍,开辟文化中心或文化广场,注重寓教于乐,奏响“做妈祖故乡文明人”的美妙旋律。岛上还建立了由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参与的妈祖义工志愿服务队,通过妈祖义工志愿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共建美丽乡村活动的氛围,推动共建活动深入开展。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湄洲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湄洲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湄洲新闻
    [更多]便民资讯
    [更多]文明湄洲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湄洲岛党工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51154 联系电话:0594-5080866  E-mail:mzdxwzx@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湄洲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