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分类,可以促进资源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垃圾分类,大量的玻璃、金属、塑料、纸质、织物类的包装、容器、产品等物质,就可以被回收循环再利用,变废为宝,有效地节约了各类资源,减少对矿产的开采和森林的砍伐,保障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 (二)垃圾分类,可以提高湿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早在去年,湄洲岛建成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并投入使用,就已经在为岛上的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做准备。生活垃圾中的剩菜剩饭、瓜皮果皮、过期食品、花卉绿植等生物质垃圾,正是制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化利用的主要资源。垃圾分类,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与湄洲岛生态岛的定位高度契合。 (三)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我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果不分类,会造成对空气、水质、土壤的污染,混合垃圾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容易发酵,产生甲硫醇等气体,同时,混合垃圾中的有害成分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甚至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环境。垃圾分类,有利于我们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减少对水质、土壤的污染。 二、湄洲岛垃圾分类要怎么分? 湄洲岛结合自身的实际,并参照上海市垃圾分类办法以及福建省有关生活垃圾分类规定,将岛上生活垃圾暂按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厨余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 1、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 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垃圾桶为红色。 2、可回收物:是指生活垃圾中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垃圾桶为蓝色。 3、湿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败垃圾。 主要包括:食品交易、制作过程废弃的剩余食物,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臭鱼烂虾等。垃圾桶为绿色。 4、干垃圾(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 包括受污染与无法再生的纸张、受污染或其他不可回收的玻璃、塑料袋与其它受污染的塑料制品、废旧衣服与其它纺织品、破旧陶瓷品、难以自然降解的肉食骨骼、妇女卫生用品、一次性餐具、烟头、灰土等。垃圾桶为橘黄色。 1、有害垃圾处置。定时对全岛有害垃圾投放点内的有害垃圾进行收集,集中暂存在三千吨码头有害垃圾暂放点,适时集中运往岛外进行专业化处理。 2、可回收物处置。从源头分拣可回收物,并依托各村已登记且证照齐全的废品回收点或上门收集方式进行回收利用。 3、干垃圾处置。由社会化保洁公司收运后,运往岛外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岛上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 4、湿垃圾处置。由社会化保洁公司收运后,运往岛上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