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闽中党史故事】⑥莆田盐民反压迫斗争
2021-04-19 10:15:00    来源:   责任编辑:林春盛  


解放前,莆田盐民一直是由一家一户在海滩上围筑起一小块一小块的盐田进行生产。一般家庭在较好的年景,一年也只能收到食盐300来担,盐霸还七折八扣,只能兑现200担左右。

1931年起连续两年,整个盐滩被海潮淹没,盐田成为一片废墟,盐民生活无着落。

1932年冬,党组织派苏华和许彧青两位同志到盐民比较集中的前沁村(今秀屿区东峤镇)开展工作,成立中共前沁支部。苏华以前沁浔江小学校长、许彧青以该校教员的身份作掩护,组织盐民向二十四公司要求提高盐价。

经过宣传发动之后,把魏厝、前沁、前江、珠江和霞屿等地盐民和学生600多人组织起来,手举三角红旗,在盐区范围内示威游行,高呼:“打倒黑盐牙!打倒盐商刘益璋!打倒二十四公司!提高盐价,改善盐民生活!”口号响彻整个盐区。

党支部又组织盐民数百人在国民党霞屿盐警第十七队门前,静坐绝食,迫使二十四公司老板刘益璋出来,当场答应盐民的要求,盐价由每担法币4角提高到1元。初战告捷,盐民尝到了甜头。

1942年3月,海滩又遭受了海潮的袭击,食盐脱销,盐民向二十四公司要求贷款垦复。开始时,场长勉强答应每坎给予法币1元的贷款,但只兑现6角。党组织决定继续斗争下去,派李国柱同志(当时是盐民)发动盐民向前下盐场公署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盐民提出:每坎贷款1元,要如数发放,不得克扣,每40坎免抽壮丁1名(因垦复需要大量劳力)等合理的要求。场长陈明翘狡猾,躲在屋里不肯接见。

后来,群众越来越多,从几十人猛增至600多人,陈明翘见势不妙,当场答应了盐民的要求,如数发下贷款。随后,党支部派李国柱同志筹备成立工人罢工会。同时,争取和团结了国民党前下盐场公署产销课长郑文维,选举他为罢工会主席,李国柱担任副主席,成员有盐场会计课长郑祖荫、翁文樵和陈尔丰等人。党组织还派李登和李天顺等同志协助罢工会工作。

1947年,国民党政府滥发钞票,物价飞涨,盐民拿到法币买不到大米。这时,盐场当局变本加厉,剥削盐民。产一担盐七折八扣,只算六七斗,盐民无法生活下去。党支部研究决定,通过罢工会发动盐民再来一次“要米不要钞票”的斗争。罢工会接受任务后,带领盐民中的积极分子150多人到盐场公署,找场长邹品璜评理,盐民提出:“不要钞票要大米,不兑现,盐不能外运,问题不解决,立即罢工停产。”邹见群众情绪激昂,要求强烈,推托说:“我们无权解决,待请示省盐务局后答复。”经过几十回合的斗争,邹感到不解决,难以收场,最终承认盐民的诉求是合理的,答应盐民产盐一担,改发大米4斤,按旬发米,月发三次,先发一半,盐销后再补一半,最后又改发黄金。但邹一拖再拖,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日,盐民仍未能拿到大米和黄金。

同年,闽中游击纵队挺进戴云山失利,处于极端困难时期。地下党指示,趁盐场当局克扣“盐钱”之机,再发动一次盐民斗争运动,拖住国民党内部的一部分力量。前沁党支部和罢工会立即行动起来,趁盐场公署召开108人盐业社社长会议之机,组织近200多盐工,包围会场,要求当局立即发给黄金、大米,让盐民过好年。这时,号称“杨老鼠”的盐警大队副队长跳上会议桌,举起左轮枪“砰、砰”两声示威,尖叫“你们受了土匪的影响,胡闹!”盐民个个都不甘示弱,磨拳擦掌,最终迫使盐场当局同意谈判,当场答应,当晚兑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湄洲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湄洲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湄洲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湄洲新闻
    [更多]便民资讯
    [更多]文明湄洲
    •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法律顾问
    •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 湄洲岛党工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
    • 邮政编码:351154 联系电话:0594-5080866  E-mail:mzdxwzx@163.com
    •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 湄洲岛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